看見孩子的靈魂 治療病患更溫暖身後家庭|語言治療姜老師

治療外在的進步 更修復親子關係

45387184 2222059428115946 259607673864042175 n

即便治療工作辛苦,仍有不少感動的時刻。有一位個案的媽媽說的話,讓姜老師至今回想起來,都還印象深刻。「小朋友的父母工作非常忙碌,爺爺、奶奶也不在身邊,小孩很多時候是被忽略的,後來也被診斷出有神經上的問題和發展遲緩。」語言治療師介入治療後,小孩開始能用一些簡單的手勢和詞彙表達意思,情緒也穩定很多,與起初總是哭鬧的模樣大不相同,面對小孩的轉變,個案的母親對姜老師說:「我覺得我孩子的靈魂很美。」

「這描述其實很特別,因為很少聽到家長會是這樣子說,所以媽媽說他靈魂很美的時候,我知道媽媽是真心的跟小孩有心靈上的連結。」經過這件事情,姜老師發現,治療不只是外層看到小孩的進步,更多的是家長跟小孩之間的連結變深了。

不斷精進學習 增強應變能力

146698770 3729974423753851 1607388948156909265 n

語言治療師的工作,不只陪伴病患進步,也溫暖他們身後的家庭,然而,想要成為一名語言治療師,應該具備何種特質?姜老師認為,首先需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,因為語言治療師在執業當下,很多時候是要做決定,有時候個案不想理會治療師,不想做治療,面對這樣的情況,十分考驗治療師的應變能力。

第二個是愛心和耐心,並非每一位病患都可以如預期進步,面對這種情況,治療師不能慌也不能罵,或是對他們感到失望,必須跟著他們一起走,所以耐心跟愛心就變得非常重要。最後則是需要非常了解自己在做什麼,還有主動學習的能力,治療方法一直再變,不合時宜的療程會被汰換,所以治療師必須不斷精進自己,也要跟病人明確表達該治療的目的,這樣病患才能知悉,現在的訓練所帶來的幫助是什麼。

語言治療師的存在,就是當溝通有障礙時,為我們建造和修繕對外的橋樑,雖然目前語言治療師的群體並不大,但牽涉的年齡層廣,姜老師也期望大眾能更認識語言治療師和他們的工作,讓更多人加入這個家庭,一同改善台灣的治療環境,幫助溝通困難和吞嚥困難的病人。

文:醫淬思編輯部/ 柯芷筠


[elementor-template id=”6759″]

更多人物專訪

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